新品发布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Implen NanoPhotometer微量紫外可见光度计隆重上线
2003年,当美国NanoDrop Technologies Inc.公司首款微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NanoDrop 1000成功上市时,德国人马丁·萨希里(Martin Sahiri)和托马斯·萨希里(Dr. Thomas Sahiri)在德国著名的生物工程学技术、软件服务中心慕尼黑创办了Implen。3年后,具有超低体积液体样品分析功能的第一代NanoPhotometer微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NanoPhotometer microvolume UV/Vis spectrophotometer)研发成功。
如今,Implen NanoPhotometer系列微量紫外可见光度计已被全球最负盛名的生物技术公司、化学和制药公司及研究机构引入,实验数据被数千份科学出版物引用。PubMed数据查询结果显示,2006.01 - 2022.05期间,采用了NanoPhotometer测试结果、可公开查询到原文的论文数量达3363篇。其中,包括了Nat Commun 50篇(2015-2022),Nucleic Acids Res 24篇(2014-2022),Nature 3篇(2013/2017/2021),Plant Cell 7篇(2010-2022),Proc Natl Acad Sci USA 12篇(2011-2022),Sci Adv 12篇(2017-2022),Mol Cell 2篇(2020),Nat Chem Biol 2篇(2017)。此外,还有Nat Genet(2013),Nat Med(2018),Nat Microbiol(2019),Nat Neurosci(2013),Nat Protoc(2019)、Nat Struct Mol Biol(2018)各1篇。
在NanoDrop品牌影响力如日中天、市场占有率均绝对领先(发文数量超过4.1万)的背景下,NanoPhotometrer能生根发芽、并逆袭成长为如今体量,实属不易。那Implen公司到底有何核心专利技术还能打动人心?
这项炫酷的技术就是样品压缩技术(Sample Compression Technology™)。
如图所示,所谓的样品压缩,即在上、下两个石英玻璃表面之间,对微小液滴挤压,把液珠由初始的小圆珠变成圆饼、薄膜。从样品基座中射出的测试光束穿透液体层到达顶盖,被石英镜面反射,原路折返而再次穿过液体层、底座光学窗口,并最终传导至信号检测器而完成样品的检测。其测试光路的长度(Path Lengths, 光程)等于上、下两个石英界面距离的2倍。
Implen的十二道微量紫外可见光度计NanoPhotometer N120工作时,2 μL液滴可被压缩到0.0625 mm的厚度(0.125mm测试光程模式),而NanoPhotometer NP80、N60和N50 三款机型的NanoVolume测定时,可将0.3 μL样品液压薄至0.035 mm(0.07mm测试光程模式)。
要保证NanoPhotometer测试精准,光程的准确控制是关键。
NanoPhotometer采用的是电磁驱动的固定锚点定位技术(True Path Technology™)。检测基座工作时只能在限定的2个固定位置停靠,而别无其他停靠点可以停泊。这样确保基座与反射镜面间的工作距离只能是仪器的两个预设值之一,防止因机械驱动误差所致的间距偏差和漂移。
Implen NanoPhotometer NP80与NanoDrop One C光程和测试性能对比
型号 | Implen NanoPhotometer NP80 | NanoDrop One C | |
微量测试模块 | 测试上样体积 | 0.3 - 2 μL | 1.0 - 2 μL |
样品测试时长 | 5 secs | 8 secs | |
最长测试光程 | 0.67 mm | 1.0 mm | |
最短测试光程 | 0.07 mm | 0.03 mm | |
样品浓度范围 | dsDNA: 1 - 16500 ng/μL BSA: 0.03 - 478 mg/mL | dsDNA: 2.0 - 27500 ng/μL BSA: 0.06 - 820 mg/mL | |
测试准确度 | < 1.75% @0.7A (280nm) | 3% at 0.97A (302 nm) | |
测试重复性 | CV< 1% @0.3 -1.7A (280 nm) | CV< 1%@0.002A (1.0mm path) | |
比色皿模块 | 测试浓度范围 | dsDNA:0.1 - 130 ng/μL BSA:0.003 - 3.7 mg/mL | dsDNA:0.20 - 75 ng/μL BSA:0.13 - 49.5 ng/μL |
测定范围 | 0 - 2.6 A | 0 - 1.5 A | |
控温范围 | 37 ± 0.5℃ | 37℃ |
对比显示:在最长光程模式下,NanoPhotometer NP80测定样品浓度的下限指标优于NanoDrop One C;而在最短光程模式下,NanoDrop One C光程更短,因此可测定的样品浓度的上限要高于NanoPhotometer NP80的测定极限。
这两套系统的测试过程都具有光程自动调节功能。NanoDrop One C为0.03mm/0.05mm/0.1mm/0.2mm/01mm五档光程自动扫描测定,而NanoPhotometer NP80为0.67mm/0.07mm双光程扫描检测,因此,单个样品测试处理时间,NanoDrop One C要比NanoPhotometer NP80长3秒钟。
NanoDrop在最长光程模式下测定时,需借助于液体自身足够的表面张力强度,以确保样品液柱形态保持稳定和测试数据的有效性。而经脱盐纯化处理后的蛋白溶液、非极性溶剂、SDS等去污剂残留或样品温度升高等,均可导致液体表面张力的降低,故可能会影响到样品测试的准确性。
此外,为维持检测基座的疏水性能,NanoDrop官方操作规程要求定期采用PR-1基座表面修复试剂盒对基座进行表面修复。而NanoPhotometer NP80的测定过程无需液体表面张力参与光程的控制,也就无须对石英基座表面疏水状态进行维护的必要性。因此,NanoPhotometer NP80的使用维护管理要更轻松。